大家都知道,衡量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基本指标是碘和亚甲基蓝吸附值,作为衡量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基本指标,分析得到制备活性炭的合适工艺条件:温度400℃,活化时间2h,浸渍比2:1,磷酸浓度60%,所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1073mg/g、255mg/g。采用氮气吸-脱附和SEM分析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740m2/g,中孔孔容为/g,占总孔容的%,是一种孔隙发达的高中孔率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广泛的表面积,高表面活性,和良好的孔径分布。由于AC表面的不均匀性,在微波照射下,溶液中的AC表面会产生许多热点,这些热点的温度比其它部位要高很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AC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在热点上发生反应,使得有机污染物被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活性炭由已石墨化的微晶炭和未石墨化的非晶质炭相互连接构筑成发达的多级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食品、医药、催化、电子、储能等很多领域。开展活性炭孔径分布定向调控、应用及机理研究,不仅有助于活性炭制造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活性炭的应用途径。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中,大孔能够发生多层吸附,但是由于在活性炭中入吸附位的通道作用,由于其影响到吸附速度,在渡孔不仅起到与大孔相同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吸附微孔是活性炭吸附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微孔的多比表面积化的进行而增加,孔隙数量决定了孔容积的大小。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