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全站仪测距精度

2025年05月03日 08:47:15      来源:四川拓图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分享:

全站仪的测距精度,有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实际测距精度的概念。

标称精度

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实际是全站仪的名义测距精度,是厂商对仪器精度的一种标称。适于系列仪器标识。

实际精度

全站仪测距实际精度,是通过检定检测方法得到。对于具体某型号的某一台仪器检测其测距综合精度、加常数和乘常数。不同仪器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

对于一般光波全站仪的测距综合精度,以及仪器的加常数和乘常数。一般按照JJG100-2003和JJG703-2003进行检定。

但对于免棱镜激光全站仪的检定,严格来说我国相关法律规程是没有的。也只能借助于JJG100-2003和JJG703-2003进行检定。

扩展阅读:

影响全站仪测距精度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全站仪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测量由于各种原因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常常存在一些认识或操作上的误区忽视对全站仪测距精度有很大影响的一些因素。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工程施工中全站仪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测量方式减小甚至克服了使用光学测量仪器所无法避免的一些误差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随着高精度全站仪的日趋“平民化”用于施工测量的全站仪普遍为Ⅰ级仪器测距中误差5mm这些使得技术人员常常忽视《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的、看似无足轻重实际上对测距精度影响很大的因素如气象改正、三角高程往返测、棱镜常数设置等。

对于一般工程的测量忽视这些影响因素也能满足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但是在高山地区或进行长大桥、隧控制测量时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将会大大降低甚至带入粗差给构建筑物的定位带来较大的影响难以满足规范的精度要求。

本文将对工程测量中常见的影响全站仪测距精度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一、 气象改正

全站仪是利用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C为已知这一特性通过测定光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的。

如图1所示。假设载波往返传播的时间为t则AB的距离。由此可见全站仪测距准确与否除了传播时间t还与载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C密切相关。

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定义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0=299792458 m/s它可以认为是一个无误常数。但是我们所需要的是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由于大气折射的影响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并不等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随大气折射率的不同而变化。大气折射率又随大气压、温度、湿度及气体成分的不同而变化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大气压和温度根据经验公式

式中与进口全站仪、气压计的默认单位一致大气压P的单位以hPa计,1hPa=0.75mmHg温度t的单位以℃计,α为空气膨胀系数取1/273.15n0为标准气象条件下(t=0℃,P=1013.25hPa)的大气折射率根据科希公式:(λ为光波波长单位以μm计)。

全站仪设计时是以固定的真空光速和测尺长度在某一气象条件(仪器的气象参考点)的折射率为基准来确定调制频率,使此条件下测得的距离为标准距离。实际作业时应将实际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折射率n与仪器气象参考点的折射率n相比较,计算出折射率改正值,从而得出距离改正值△S,即通常所说的气象改正值。

例如拓普康 GTS-601全站仪采用的载波波长λ=0.82μm气象参考点为t=15℃、P=1013.25hPa,由科希公式得n0=1.000295022,则:

通过对上式求微分,可以计算出该仪器在气象参考点1km的距离上,温度变化1℃所产生的测距误差为0.97mm,大气压变化1hPa所产生的测距误差为0.28mm。为了直观地加以说明现以采用拓普康GTS-601全站仪施测的赣龙铁路山尾旗隧道控制导线的测量成果为例,计算测距的气象改正值表1。

由此可见,对于工程控制测量来说气象改正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尤其是长基线或在高温天气、高海拔地区要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当测四等及以上的边时应量取两端点的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在测距前量取实际的大气压和温度,并输入到全站仪中直接进行改正。

二、 棱镜常数设置

由于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全站仪载波信号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与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为了准确计算距离,就必须知道载波信号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差。如图2说明,棱镜在设计时根据全站仪所采用的载波波长,计算了一个等效的棱镜“零位”,据此推算出棱镜的常数。

式中GN、RN分别为载波在棱镜和大气中的折射率;a、b分别为棱镜前平面到棱镜锥顶和支架竖轴的距离。

此外有的棱镜支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装配方式如拓普康,有一型号的支架正、反面均可以安装棱镜,棱镜常数分别是0和-30相差30mm。

因此测距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配套的棱镜型号、棱镜常数及支架的装配方式,以免给测量成果带入粗差。如需使用不同的棱镜,测距前应参照有关规范、说明书仔细测量棱镜的常数。

三、 全站仪三角高程往返测问题

地球表面近似于一个圆球面,由于球差的影响,当地面上两点间达到一定距离后就互不通视了。此外地球表面的大气密度分布的总规律是下密上稀,由于气差的影响,全站仪发射的载波信号在大气中传播时必然产生连续折射形成弯向地面的曲线。球差和气差对高程测量的影响值

式中:R为地球平均曲率半径,取6371km;K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取0.11S为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km,工程测量的控制点间距离一般较短,相对于地球平均曲率半径是个微小量,故可用平距代替斜距。

此外在高山地区,当测点平均高程较大,且测点间高差也较大时,还应考虑投影到参考椭球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对高差的影响值:

式中h'为两测点间高差;Hm为两测点平均高程;ym为两测点在高斯平面上投影象的横坐标平均值。

假设S=500m,Hm=500m,h‘=100m,ym=300km。由上两式得V=0.017m,△h=0.103m。这对工程控制测量来说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值。

通过实验发现K值随大气压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在中午前后最小,也较稳定,而且K值是小于1的数值,即V恒为正值。如果选择观测条件大致相同,特别是同一时间作往返观测,可以近似地认为K值是相同的,即V值是相同的。对于同一测距边。往返测量时△h大小相等符号相同。由往返观测三角高程计算公式h=(h-h)/2可知,V和△h对三角高程的影响值可以通过往返测量相互抵消。由此可见往返测量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重要性,在实际测量中要认真执行《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四、五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每条边进行对向观测”,以保证控制点高程的精度。

四、加常数和乘常数与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的区别

1、加常数和乘常数

工程上使用的全站仪大多采用相位法测距,即通过测量仪器发出的连续正弦电磁波信号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差,推算出载波传播时间,从而求得距离S。测距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大气折射率的误差、测尺频率的误差、相位的误差以及加常数的误差等按其性质可划 分为三类:①与被测距离无关的误差通称为加常数C;②与被测距离成正比的误差通称为乘常数R;③周期误差△SA。这些误差都属于系统误差,需要在观测值中加以改正,计算公式:

式中:S为经气象改正后的距离;A为周期误差振幅;φ0为周期误差初相角,μ为测尺长度。除了测尺长度需查阅仪器说明书外,各项参数都可以在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证书”中查到,如表2。

由于电子元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上述各项误差指标都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将给测距结果带来不小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用于控制测量的光电测距仪每年应送计量检定单位检定一次”。当测距精度要求较高时,如隧道控制测量,应根据计量检定结果对实测距离加以改正,特别是加、乘常数改正。

2、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

全站仪测距除了上述系统误差外,还存在着偶然误差如气象参数测定的误差、发射光束不均匀的误差以及仪器对中的误差等等。根据统计分析,这些误差中部分表现出与测量距离无关的特性,通称为固定误差,用a表示,单位为mm,部分表现出与测量距离有关的特性,通称为比例误差,用b表示,单位为ppm即10-6m。

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就是通常所说的标称精度:±(a+b·D),是生产厂家根据对一种型号仪器批量产品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到的作为仪器的合格精度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站仪所能达到的测距精度,但它并不代表现场作业时的边长实测精度。实际工作中,这两项误差通常用于计算测距限差或中误差,或者控制网设计时估算测距精度。

五、 测距边的归化改正

为了使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的长度计算能在同一高程面上进行,不致对贯通精度带来不利影响,平面控制网的测距边长度一般都要归算到隧道或桥梁墩顶的平均高程面上,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为经各项改正后的平距;H0为归算平均高程面;H为测边高程。

公路、铁路工程等专业测量规范都对测距边的归化改正作了规定,但其中对于“测边高程H”的解释各不相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规定“H为反射镜高程”隧道部分、“H为仪器与棱镜横轴的平均高程桥梁部分”;《工程测量规范》、《公路勘测规范》规定“H为测距边两端的平均高程”。徕卡TPS700全站仪《用户手册》则指明“平距计算是相对测站高程而言的,并不是镜站高程”如图3。

结合测量规范、仪器手册和工程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工程测量可按如下方法操作:

每条测距边往返测量应尽量选择在观测条件大致相同的同一时段;测距时,量取测站的大气压和温度,并进行气象改正;边长归化改正计算时,“测边高程H”选全站仪横轴(仪器中心)的高程,往返测距的边长分别归化改正后再取平均值。

六、 结束语

全站仪给工程测量带来了诸多便利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但是不同型号的仪器在性能、操作上存在很大差异,工作中应仔细阅读仪器的《用户手册》和相关规范、规定。全面了解所使用仪器的性能、原理、各项参数的意义和设置,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改正那些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错误,这样才能避免人为地降低测量成果的精度,真正发挥全站仪高效率、高精度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信息标题:全站仪测距精度

/zhichi-1816.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全球工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全球工厂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