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离子膜出现针孔和撕裂的原因有哪些?

2025年04月29日 08:48:57      来源:北京汉捷泰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分享:

【KK650氯含氢监测】

1)从以往的问题分析中发现,在膜的安装过程中,操作者不慎使膜产生了皱褶损伤,虽然当时膜未渗漏,但膜在使用寿命期限内可能会发生针孔或撕裂。这种情况可通过对针孔部位的显微观察判断。

2)在离子膜电解工艺中,要求将阴极室的压力控制得比阳极室稍大,形成一个稳定的微小压差,使膜在运行中始终贴向阳极网。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阴、阳极气相的氯氢压力压差过大也会造成膜的损伤和阴、阳极的网的凹陷变形,更有甚者还会发生爆炸。

【KK650氯含氢监测】

3)经常发生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的突变也会造成膜的针孔或撕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给电解槽充、排液时。当充液时,进槽盐水浓度过高、排液后较高的槽温因水洗急剧下降以及进槽阴、阳极液温差过大时,膜的急剧收缩或膜的两面侧树脂组织收缩膨胀差异较大时,膜的针孔、撕裂或分层损伤就会可能发生。特别是某些适用于高电流密度运行的膜和一些使用了牺牲芯材技术的膜,其强度较低,更易发生针孔或撕裂。

【KK650氯含氢监测】

4)垫片粘接不当产生盐泡,使膜出现针孔。

正确贴好的垫片伸入电解槽内的部分,阳极垫片不应当超过阴极垫片。如果阳极垫片伸入槽内部分多并且遮挡了一些阳极网,则处在遮挡处的膜会产生盐泡并进一步形成针孔。

如果离型剂、粘接剂涂抹过多,涂到极网上,则离子膜处在这个位置上的部分会产生盐泡并进一步形成针孔。

【KK650氯含氢监测】

5)单元槽初始安装时,因粘接不牢,在电解槽开车初期,充液循环过程中垫片被挤压时,会连带所装的膜拉伸,使膜受伤,易形成多处针孔,严重时会使膜靠边框处被拉伸撕裂。

【KK650氯含氢监测】

6)阴、阳极表面由于加工精度不够出现毛刺,对膜产生机械损伤,产生针孔,对此开车前要仔细检查极网表面状态。                                                                   【KK650氯含氢监测】

 7) 膜本身制造时存在缺陷,对离子膜进行目视检查和进行膜试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