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面向加工中心床身的改进 BP 神经网络优化系统

2025年04月25日 09:25:13      来源:东莞市宇匠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分享:

  智能机床的高速发展对机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床床身的进给系统为工件加工提供往复移动的作用,因此其动态特性对整机的加工精度影响很大[1 - 3]。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机床的进给系统进行优化,对智能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归结为一个轻量化问题,通常以结构的质量为目标,结构的动静态特性为约束条件,对质量的最小化进行寻优。文献[4] 建立了机床的动态模型并基于结合面进行了拓扑 优化。文献[5]对机床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并通过改变筋板的布局进行尺寸优化。文献[6]对加工 中心的横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分析出薄弱部位 的同时,对进给机构中重力、外力的作用以及轴承 部位热的作用进行考虑。当今学者对机床进给机 构的研究,通常没有考虑进给机构结合面的刚度 作用,难以准确获得性能的结构优化方案。
  本文以智能机床 i5 系列 M4. 5 机床的床身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其结合面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多软件的协同优化平台,形成一个智能机床进给系统的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优化系统。在常规优化的基础上,采用灵敏度分析法、神 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进行多目标优化,从而提高进给机构的动态特性。
1 进给机构的优化系统模型
  机床进给机构的设计包括需求分析、部件结 构设计、参数化建模、动态特性仿真及多目标优化 等[7]。因此,本文构建由需求分析模块、部件结构 设计模块、参数化建模模块以及优化模块组成的 智能机床的优化系统模型,总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