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理 米淇球磨机主要通过研磨介质在筒体内的运动来研磨物料。 当筒体旋转时,研磨介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带到一定高度后落下,对筒体内的物料产生冲击、研磨和搅拌作用。
一方面,物料在研磨介质的撞击下被击碎;
另一方面,研磨介质在筒体内滚动和滑动时,对物料进行研磨,使物料的粒度不断减小。
筒体的旋转速度对研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转速会使研磨介质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进而影响研磨效率。
二、操作技巧
(一)装球
球径搭配
合理搭配不同球径的研磨介质。大球主要用于粗磨,冲击力大,能快速破碎较大颗粒的物料;小球则用于细磨,可深入物料内部进行研磨。通常按照大、中、小不同球径按一定比例装入筒体,根据物料性质和研磨要求可适当调整。
装球量
装球量过少,研磨介质之间的碰撞和研磨机会不足,影响研磨效率;装球量过多,会增加筒体运转的负荷,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同时也会使研磨介质的运动受到过多限制,降低研磨效果。
(二)进料控制
进料速度
要根据米淇球磨机的功率、研磨介质的装载量和物料的性质来控制进料速度。进料速度过快,筒体内物料堆积过多,会造成研磨不均匀,甚至出现“胀肚”现象,即物料在筒体内流不动,导致研磨介质无法正常工作;进料速度过慢,则会降低设备的生产效率。
物料粒度
进料的粒度应均匀,尽量避免混入过大颗粒的物料。若大颗粒物料过多,会增加研磨的难度,还可能损坏研磨介质或筒体。
(三)研磨时间
根据物料的初始粒度、目标粒度和物料的硬度、韧性等性质确定研磨时间。开始研磨时,可通过定期取样检测物料的粒度,当物料粒度达到要求后及时停止研磨。过长的研磨时间不仅浪费能源,还可能导致物料过磨,影响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