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数控刀架刀盘互换工艺

2025年04月19日 09:32:40      来源:东莞市宇匠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

分享:

伯特利数控 加工中心 钻攻中心

前言:

数控刀架是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部件,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近几年国内外数控刀架发展迅猛,从最初的单纯电动刀架、液压刀架发展至现在的液压饲服刀架。然而,数控刀架刀盘的加工和装配在国内还因加工精度无法保证刀盘的每个工位径向重复定位精度要求

0. 02/150mm)未实行互换。现行的刀盘加工精度不高,装配后按照每个工位的要求进行最后的精加工,来弥补以刀盘为主的各个零件精度不足的误差。因此,解决落后的加工和装配方式成为攻关内容,通过相关设计工艺技术人员研究,终于实现了刀盘与刀架的互换,可以兼顾精度和效率。

1. 问题分析

纵观整个过程,分别从两方面进行研究:①从提高刀架自身精度和刀盘精度着手。②从装配方面进行保证,最终实现刀盘装配后不必再进行最后的加工(见图1)

(1)刀盘与刀架定位精度优化调整。原来是基孔制配合基轴制,孔为过渡公差配合基轴制公
差,从理论上实现了配合误差满
足要求(见表1)

(2)优化技术参数后,着重解决动齿盘和刀盘的形位公差,让其自身精度满足要求。动齿盘外圆<Mh5的外磨加工能够保证其精度,主要是在端齿磨床磨齿过程中,必须采用千分表找正基准外圆在〇.〇〇2mm保证磨齿过后啮合误差在0.005mm内,而且为保证磨齿精度,在磨齿之前査看每处的磨量是否均勻,误差在0.2mm以内,否则需要微调动齿盘的圆周位置以达到要求,试验8件后精度如表2所示。

注意上述环节的操作,配合合理的操作规范,使得动齿盘的关键公差得以保证。检测的数据结果表明,这些优化措施是成功的。

2. 刀盘的加工精度

首先考虑加工设备,由于精度要求高,以前的立式.卧式加工中心共同完成的精加工工序对精度无法控制,而且中心定位孔多40H7 (以前公差)是在之前加工的,并不是在次装夹完成,也存在加工时的安装定位误差。现在米用五轴加工中心VMC0656,实现立卧转换,所有精加工尺寸在一次装夹完成,中心定位孔改为04OJS6,该孔采用粗镗后留磨量〇.2mm,在五轴加工中心上安装一个磨杆,安上砂轮,磨削至成品,解决了基准孔加工误差大、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其他精度尺寸也一并完成,精度很好,能够达到刀盘互换所需的精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