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PDM环境下加工中心夹具的三维装配与仿真之总结和展望

2025年04月19日 08:39:26      来源:东莞市宇匠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

分享:

6.1总结
本论文基于PDM环境对加工中心类夹具进行建模分析、装配仿真、数据管理。完 成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管理的流程。对于现代制造企业的制造生产管理及数据保密有很好的 指导作用。现对论文总结如下:
1)本文对PDM技术的概念原理进行了叙述,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意义进行了回顾 和总结,给出了在企业运用中的具体价值作用。
2)介绍了机床夹具在制作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机床夹具的分类和发展。着重总 结出加工中心夹具的特点,以NX为工具对一类加工中心夹具建立三维模型,并完成标准 件库的建立。
3)详细描述了夹具三维可视化装配生成的过程。利用PMI模块功能对三维装配件
进行全面描述。并使用NX自身软件功能对夹具进行装配仿真,此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而且能清晰地表达零部件的装配顺序。对夹具装配体进行干涉检验分析,以优化产品结构。 最后对加工中心夹具的装夹元件进行裝夹运动仿真。可使得用户形象的观察到装夹运动原 理及方便的获取相关动力学数据。;
4)结合加工中心夹具的特点,对液压、气压等动力源的夹具,以一组加工中心夹 具所夹持的工件为例,利用Ansysl2.0对其进行变形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内容看似与课 题方向不同,但是基于动力源可控制,且工件形状特殊、加工要求高这两点原因,为实际 加工人员提供夹紧力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5)详细的总结所用平台Teamcenter的功能及使用流程,由于此软件功能强大,管 理能力强,市场价格高,一般运用于涉密单位,因此公共参考资料少。本文对该软件的研 究及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本文还详细地阐述了 NX与Teamcenter的集成过程, 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6.2展望
转眼间,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求学的这段时光,有过很多喜悦,也碰到 过一些困难。在经过半年的企业实习和一年的努力,作者在理论上有了更多的收获,在专 业技能上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对于论文的撰写,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某些方面的问题未能 深入探究。通过反思与总结,作者认为本课题还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虚拟装配评价方面。虽然本文详细的做出夹具的虚拟装配仿真,可以满足直观、 形象的要求。但是没能对装配序列进行科学的评判,具体的情况也需要具体的评判,在何 种情况下以装配时间为核心,何种情况以装配的质量为评判标准,这些问题需要再进一步 的研究。
2)软件的二次方面。三维模型干涉检验问世以来,极大地帮助了设计人员少走弯路, 及时优化数据,极大地降低了物理实验成本。但此技术目前仍需改进,在机械制造中,尤 其是夹具,某些局部结构需要过盈或过度配合,在软件中被定义为硬干涉,造成工程人员 误读而修改参数。如何识别正常硬干涉,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3)基于模型的无纸化设计(MBD)方面。不论是三维技术的迅速发展还是PDM管 理技术的迎头跟进,其最终目的依然是实现数字化的设计与制造,所有产品设计与制 造虚拟化,数字化。不再依靠繁杂的纸质资料与数据,减少时间成本及人为失误,MBD 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