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夹具装置。
背景
在现代化的生产加工中,数控加工中心是世界上应用泛的数控机床之一,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精度较高,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许多加工内容,因此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 不能完成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加工中心所配置的夹具很多都需要手工装夹,设计比较复杂,降低了 工序流转次数,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在加工过程中,若装夹的工件的稳定性不够,数控机床的加工震刀会降低工件表面的光洁度。
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夹具装置,利用铰链机构 及气缸压紧装置相结合实现外形定位及夹紧,采用防震结构有效的控制住了产品加工尺寸 稳定性及提高了产品表面光洁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夹具装 置,包括基板、铰链机构和气缸压紧装置,所述的气缸压紧装置纵向布置在基板中部,所述 的铰链机构呈斜45°布置在气缸压紧装置的两侧,且靠近基板的一条长边,所述两个铰链 机构的内侧分别布置有圆柱形支撑柱和支撑柱I,所述的圆柱形支撑柱相对一侧沿着基板 的另一条长边依次布置有圆柱形支撑柱和长方体型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I相对一侧沿着 基板的长边依次布置有长方体型支撑柱、圆柱形支撑柱和支撑柱II,所述的基板的一侧边 对称布置有支撑柱III。本实用新型利用铰链机构及气缸压紧装置相结合实现外形定位及夹 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序流转次数,通过支撑柱I、支撑柱II、支撑柱III、圆柱形支撑柱的位 置布置构成一个防震结构,此防震结构有效的控制住了产品加工尺寸稳定性及提高了产品 表面光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补充,所述的铰链机构包括气缸I、伸缩杆I和铰夹板,所 述的伸缩杆I的一端与气缸I相连,另一端与坚直方布置的连接有夹板的下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补充,所述的气缸压紧装置包括气缸II、固定块、伸缩杆 II和夹紧板,所述的气缸II呈两个对称固定安装在基板中部两侧,且其外侧分别与伸缩杆 II的一端相连,所述的伸缩杆II的另一端分别与夹紧板的中部相连,两块夹紧板之间的两 侧连接有伸缩杆III,所述的伸缩杆III穿过其中部的固定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夹板上端侧壁开有V型凹槽,该V型凹槽卡入 到长方体工件的侧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的支撑柱I本体呈长方体型,其上部为定位 部,该定位部插入到工件下部的空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柱II呈长方体型,其内侧有一个圆形凸起部,该圆形凸起部插入到工件侧边空隙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夹具装置,利用铰链机构及气缸压紧装置相结合 实现外形定位及夹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序流转次数,同时采用防震结构有效的控制住了 产品加工尺寸稳定性及提高了产品表面光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实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 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夹具装置,包括基板8、铰链机构1 和气缸压紧装置2,所述的气缸压紧装置2纵向布置在基板8中部,所述的铰链机构1呈斜 45°布置在气缸压紧装置2的两侧,且靠近基板8的一条长边,所述两个铰链机构1的内侧 分别布置有圆柱形支撑柱6和支撑柱I 7,所述的圆柱形支撑柱6相对一侧沿着基板8的另 一条长边依次布置有圆柱形支撑柱6和长方体型支撑柱4,所述的支撑柱I 7相对一侧沿 着基板8的长边依次布置有长方体型支撑柱4、圆柱形支撑柱6和支撑柱II 5,所述的基板 8的一侧边对称布置有支撑柱III 3。
所述的铰链机构1包括气缸I 9、伸缩杆13和铰夹板15,所述的伸缩杆I 13的一 端与气缸I 9相连,另一端与坚直方布置的连接有铰夹板15的下端相连。
所述的铰夹板15上端侧壁开有V型凹槽14,该V型凹槽14卡入到长方体工件16 的侧角。
所述的气缸压紧装置2包括气缸II 10、固定块12、伸缩杆II 17和夹紧板18,所述 的气缸II 10呈两个对称固定安装在基板8中部两侧,且其外侧分别与伸缩杆II 17的一端 相连,所述的伸缩杆II 17的另一端分别与夹紧板18的中部相连,两块夹紧板18之间的两 侧连接有伸缩杆III 11,所述的伸缩杆III 11穿过其中部的固定块12。
所述的支撑柱I 7本体呈长方体型,其上部为定位部20,该定位部20插入到工件 16下部的空隙中。
所述的支撑柱II 5呈长方体型,其内侧有一个圆形凸起部19,该圆形凸起部19插 入到工件16侧边空隙中。
实施例
将工件16置于三个圆柱形支撑柱6和支撑柱I 7所形成的平面上,使支撑柱I 7 的上部的定位部20插入到工件16下部的空隙中,支撑柱II 5的圆形凸起部19插入到工件 16侧边空隙中,支撑柱III 3和长方体型支撑柱4紧靠工件16的侧边,然后,内侧气缸压紧装置2的气缸II 10带动伸缩杆II 17收缩,使两块夹紧板18夹紧工件16的两侧,同时,铰 链机构1的气缸I 9也带动伸缩杆13收缩,使坚直方向上的铰夹板15向工件16两侧角靠 拢,此时,铰夹板15上的V型凹槽14卡入到长方体工件16的侧角,该装夹完成后,开始对 工件16进行加工。
加工完成后,气缸压紧装置2和铰链机构1分别在气缸II 10和气缸I 9的作用下,使伸缩杆II 17和伸缩杆13伸长,从而使夹紧板18和的V型凹槽14脱离工件16,此时,可 以在该装置上取下工件16,进行下一次装夹。
本文由伯特利数控整理发表文章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