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环氧大豆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025年01月29日 09:24:46      来源:安陆市天星粮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8

分享:

环氧大豆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进展及生产现状

  我国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批量生产环氧大豆油,制备方法分为溶剂法和无溶剂法。早期采用溶剂法生产,存在溶剂回收困难、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差、成本高、环境污染大等缺点,发展速度缓慢。无溶剂法合成工艺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九十年代取得了较大发展,目前生产工艺以浓硫酸催化法为主,已基本上取代溶剂法生产工艺,但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小、能耗高等缺点。

  目前我国增塑剂生产企业有130多家,2007年生产能力约260万吨/年,2006年产量为125万吨左右,表观消费量约为166万吨,其中绿色环氧大豆油产量只有10万吨左右,约占增塑剂总量的8%,还远不能满足聚氯乙烯加工要求。近几年来,国内环氧大豆油虽然发展迅速,生产厂家明显增多,但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年产能超过万吨,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仍然偏小,总体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与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品质产品依赖进口。目前开发高环氧值的环氧大豆油,进一步降低产品色泽、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是国内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开展环氧大豆油相应研究工作的高校主要有: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青岛化工学院、郑州粮食学院等。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研究的生产企业有:天津溶剂厂、成都溶剂厂、深圳凯奇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嘉澳化工有限公司、漳州市芗城元光塑料助剂厂、清远市博士得实业有限公司、淄博塑化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市东风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等。研究的重点是采用新型催化剂合成技术以制得高环氧值、浅色泽的产品,以及开拓新的用途。

  国外研究进展及生产现状

  五十年代初,国外开始生产环氧大豆油,主要生产国有美国、德国、日本和前苏联等。从七十年代起,环氧大豆油生产工艺由有机溶剂法转向无溶剂法,从间歇式生产转向连续化生产,从单一型催化剂向复合型发展。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的环氧大豆油产品的环氧值普遍达到6.5%以上,色泽浅,外观澄清透明。代表技术水平的外国公司有美国陶氏、日本ADEKAARGUS化学株式会社等。国际上非常重视对高效、特异性催化剂的研制,能促进环氧大豆油发生开环反应的强酸催化剂如硫酸等逐渐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各种相转移催化剂。生产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反应过程控制水平高。从有利于健康、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正不断努力以环氧大豆油作为化学原料的替代品,除作为传统的聚氯乙烯塑料增塑剂之外,还被广泛用作各类树脂和高分子材料的增塑剂和稳定剂。在很多发达国家,增塑剂的安全性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所有与人体尤其是儿童接触的塑料用品都严格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毒增塑剂,因此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正逐步减少,而无毒环氧大豆油的增长非常迅速,将成为未来增塑剂市场的主导产品之一。


  • 上一个:山茶油中苯并芘存在的原因及脱除方法

  • 下一个:不同纯度花生红衣原花青素的制备工艺研究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