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后台收到一份十万火急的土方数据:仪器实测的数据,土方计算结果和甲方算的差了十万方!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数据情况:自然标高(未开挖原始地面高程点),施工方是实测的,甲方是在地形图上提取的,设计标高(开挖完成后地面高程点),甲方提供的三角网文件,计算范围和方格网尺寸相同,那差别就在自然标高数据了。
施工方的实测高程点数据,存在两个问题:数据密度不够,数据缺失。也就是说范围线内部,存在空白区域,高程点分布不均匀,范围线附近,高程点较少,影响计算范围线上内插高程点准确性。
将施工方实测自然标高(红色),和甲方提取的自然标高(绿色),同时展绘在一张图上,对比相邻点位的高程值,其实偏差不大,而且甲方高程点数据,计算范围线上分布均匀。甲方的高程点数据,更适合用于软件土方计算。
施工方实测的数据,高程精度没问题,但想算出准确的土方量结果,还真要补测一些高程点。范围线附近,要均匀采集高程点。尤其注意,范围线上和范围线外,要采集高程点。突变地形,要密集采集高程点,比如陡坎,坎顶线和坎底线,要多采点,尽可能的贴合实际地形。范围线内部,不要留空白区域,均匀采集高程点。本次土方实例,说明一个问题,实测的高程点数据,精度没问题,但用于土方计算,质量不一定行了。外业采集高程点的时候,要关注土方计算范围线附近,突变地形等区域,避免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