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击穿电压测试仪接地要求

2024年11月27日 09:45:57      来源:北京冠测精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3

分享:

击穿电压测试仪接地要求


电压击穿试验仪-微机控制

DDJ-50KV(5万伏)

满足标准:GB/T 1408-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GB/T1695-2005 硫化橡胶工频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强度试验

          GB/T3333 电缆纸工频电压击穿试验方法

          HG/T 3330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

          GB/T 12656 电容器纸工频电压击穿试验方法

          ASTM D149 固体电绝缘材料在工业电源频率下的介电击穿电压和介电强度的试验方法.


击穿电压测试仪接地要求


适用范围及功能

主要适用于固体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层压材料、薄膜、树脂、云母、陶瓷、玻璃、绝缘漆等绝缘材料及绝缘件)在工频电压或直流电压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的测试。

本仪器由电脑控制,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代介电击穿检测仪器,本仪器电子控制系统是通过西门子PLC控制,数据采集方式通过光电隔离,有效解决试验过程中的抗干扰问题,软件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实时显示动态曲线,同时升压速率无级可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升压速率调节,调节范围在10V-5000V/S,处于国内地位,使升压速率真正做到匀速、准确,并能够准确测出漏电电流的数据。可实时绘制试验曲线,显示试验数据,判断准确,并可保存,分析,打印试验数据。

本系统能够自动判别试样击穿并采集击穿电压数据及泄露电流,同时能够在击穿的瞬间电压迅速降低自动归零。软件系统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


击穿电压测试仪接地要求

高压击穿设备**说明:
1、设备要安装单独的保护地线。接保护地线,主要是减少试样击穿时对周围产生的较强的电磁干扰。也可避免控制计算机失控。
2、直流试验放电报警功能:在设备做完直流试验时,当开启试验门时设备会自动报警,直至使用设备上的放电装置放电后报警会自动取消.(注:因为直流试验后不放电会危险到人身**,不能直接拿取电极,起到提醒使用人员放电以免造成伤害)。
3、试验放电装置,随主机为一体化,改进了以往单独配备一根放电杆的功能。
4、该试验设备的电路设有多项保护措施,主要有:过流保护、失压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直流试验放电报警等。
5、六级高压**断电控制:
①总电源开关
②高压断电开关(钥匙开关)
③调压器复位开关
④试验箱门**开关
⑤高压变压器输入侧限流空开
⑥漏电保护开关

击穿电压测试仪接地要求

直流试验放电报警功能:在设备做完直流试验时,当开启试验门时设备会自动报警,直至使用设备上的放电装置放电后报警会自动取消.(注:因为直流试验后不放电会危险到人身**,不能直接拿取电极,起到提醒使用人员放电以免造伤害)。
试验放电装置,随主机为一体化,改进了以往单独配备一根放电杆的功能。
试验方式:
1、绝缘试样空气中击穿或耐压试验
2、绝缘试样浸油中击穿或耐压试验
3、绝缘试样空气中阶梯击穿或耐压试验
4、绝缘试样浸油中阶梯击穿或耐压试验
注:根据用户要求,可定制其他试验方式
注意事项:
本仪器为高压试验设备,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仪器安装时应具有独立的接地线。
2、在开机前,操作者要首先熟悉操作方法。
3、仪器不能在有强烈腐蚀性气体及有颗粒杂质的气体环境中使用。
4、试验环境温度15度到25度之间,相对湿度60%到70%之间
5、试样击穿瞬间有火花产生并伴有声响,属正常现象。
6、每次更换试样或接触高压电极时必须用高压放,放电时间5秒以上。
7、每次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接地。
击穿电压测试仪接地要求

电气介电击穿电压强度测试仪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电气击穿
试样承受电应力作用时,其绝缘性能严重损失,由此引起的试验田路电流促使相应的回路断路器动作.
注:击穿通常是由试中羊和电极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媒质中的局部放电引起,并使得较小电极(或等径两电极)边缘的试样遭到破坏
3.2 闪络
试样和电极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媒质承受电应力作用时,其绝缘性能损失,由此引起的试验回路电流促使相应的回路断路器动作.
注:碳化通道的出现或穿透试样的击穿可用于区分试验是击穿还是闪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