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08:51:34 来源:湖北菇人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4
我们袋料香菇质量不如意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十 余年的努力,已经早期有所提高,特别是袋料花菇高棚 层架栽培技术和袋料香菇技术的研究成功用大规模推广应用 后,已使生产环节的袋料香菇质量大大改善。日前的主要问题 在于:一是香菇品种选用不当;二是培养基质原料选择不当和培菌 管理不到位;三是采收后保鲜、加工、分级、包装等一系列硬件 和产后经营管理技术落后,未能与国际接轨。
1、香菇品种选用不当
目前在香菇主产区选用中温或高温 熟品种很普遍,中、高温型早熟品种生育 期短、菇体生长快、含水量高、肉质疏 松,作为鲜销尚能符合商中要求;作为 干菇销售,远不用中低温型品种。中低温型品 种管理技术难度较大,特别高温棚期越夏管理,稍不慎 就遭致烧或菌丝烂筒,当前我国选育成功的低温型、中低 温型袋料香菇迟熟品种数量也不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小,因此,有关科研 单位要加强这类袋香菇品种的德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指导菇农多选用中低温和温型型香菇品种。
2、培养基质和培菌管理的问题
培养基质和培菌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 问题:1、使用疏松的、幼龄的阔叶树或树梢之 木屑,国木质化程度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易被分 解,菌丝生长快、消耗快、发菌快、菇质差。2、每袋 培养基装量少,又没压紧,通气性好,发菌快,养分消耗 过快,朵形小、质差。3、培养基含水量过高,菌丝生长不良,发菌 时间过短,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就脱袋出菇。4、发菌温度高、时间过长,培 养基的营养降解程度厉害,长出的香菇朵小、质次。5、发菌期间过早见光,菌 丝未成熟就成原基。6、接种量和接种穴达多,菇过密,培养基的营养不够分配。7、现 蕾后,未及时揭开薄膜,棚内湿度过大。8、气温超过品种子实体生长的适温,菇蕾长得快,柄长、质差。9、菇 场光线不足,通风差,菌盖生长受抑制,菇柄伸长过快。10、菇蕾生长期间气温低于16摄氏度,高温品种易发生畸形菇。11、向菇蕾喷水,菇体含水量高,变黑、质次。
3、采收、保鲜加工方面的问题
采收及产后加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 题:1、采收不及时,误认为菇长大一点产量高,平 伞度超过7分。2、不分大小、好坏,一起采收挤压在 蓝里,使菇外形受损,纤毛脱落。3、烘干时初始温度 太高,排气不够,菇被焖熟,菌褶变色,倒塌。4、统 货多,大小不分或分级不细。5、包装不良,返潮,发霉,虫蛀。据 此应采取以下相应的改进措施:1、在菇体5-7分开伞时及时分 别采收。2、采收时用浅箱或浅盘作容盘,轻采轻放,大小、好坏分 开,避免挤压。3、鲜菇先晒至半干,烘烤始温勿超过45℃,然后缓慢 升温,并注意通风排除水汽。4、参考日本或我国部颁干香菇等级标准进行分组。5、贮存时可以用乳酸菌消毒剂、20%除虫菊酯熏蒸仓库,防发霉、虫蛀和变质。(摘自《香菇生产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