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08:48:43 来源:湖北菇人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8
秋季气温由20度左右开始缓慢下降时,菌丝生长健壮,菌块内水分充足,可以满足菇蕾生长的需要,此时通过温差、温差及震动等措施进行催蕾。当菇蕾已大量发生后,则以保温为主,保持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90%-95%,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下,并增加光照。当菇蕾长至2-3厘米时,则要看菌块的水分和天气情况进行喷水保湿,晴天多喷、雨天少喷甚至不喷,当气温超过20度以上时,则应在早晨和傍晚喷水,白天可在菇房地下洒水,即增湿又降温。一般情况,从现蕾开始至采菇结束约需10天左右的时间,并随气温升高而缩短。当批香菇结束后,停止喷水6-7天,进行养菌,使菌丝积累养分。7天后检查菌块的含水量,若含水量充足,则可直接进行第二潮的催蕾;若含水量少,菌块已明显变轻时,就要进行浸水,以增加菌块水分。浸水的时间要由菌膜的厚薄、气温的高低、菌块的干燥程度来决定,一般浸6-7小时,使菌块的含水量达到60%左右,而重量则要比刚刚压块时的菌块略有下降。浸水后的菌块仍应放回床架,进行催蕾出菇,此时若气温在15度以下时,则应将菇房的温度提高到20度左右,进行保湿催蕾。由于菌块浸水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湿差、温差的催蕾过程,只要外界气温适宜菇蕾就是大量发生。(摘自《香菇生产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