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硫化物,电子-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技术

2023年09月14日 09:44:44      来源:安徽思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9

分享:

本发明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固态电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易燃的有机液体电解质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电池会因过充、内部短路等原因导致电解液过热而导致起火或者爆炸事故。目前,对于液态电解液的安全性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为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0003]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正极,负极以及固态电解质组成硫化物,由于各结构之间能够紧密结合,所以全固态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固态电解质可以分为无机固态电解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和复合固态电解质,其中,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硫化物电解质具有与液态电解质相当的离子电导率而备受关注。

[0004]然而,传统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虽然也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但当氧化物正极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接触后,由于锂离子在二者之间具有有较大的化学电势差,锂离子会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一侧向氧化物正极材料一侧移动,正极与电解质同时形成空间电荷层,但是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较低的电子电导使得正极一侧的电荷层消失,而电解质一侧的锂离子化学电势要达到平衡,必然会继续向正极方向移动,空间电荷层继续生成,形成非常大的电阻。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全固态电池性能,技术一种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匹配该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利用过渡金属硫化物、含锂硫化物以及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复合,经热处理后过渡金属硫化物与含锂硫化物反应生成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而构建一种相互嵌合的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包括Li

x

M

y1

S

z1

,其中,1≤x≤10,1≤y1≤5,1 ≤z≤16,M包括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Tc、Ru、 Pd、Ag、Cd、Hf、Ta、W、Re、Os、Ir、Pt、Au、Hg中的至少一种。

[0010]作为优选,所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包括二元硫化物固体电解质、LGPS型晶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Thio

LiSICON系列、硫银锗矿型晶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

[0011]所述二元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以Li2S

P2S5为主体,具体为(100

a)Li2S

·

a P2S5,a=

20

40; b Li2S

·

a P2S5·

c LiBr

·

d LiI,b:a=3~4,(c+d)/(a+b+c+d)=5~50%。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包括M

y2

S

z2

(1≤y2≤5,1≤z2≤9,M包括Sc、Ti、V、 Cr、Mn、Fe、Co、Ni、Cu、Zn、Y、Zr、Nb、Mo、Tc、Ru、Pd、Ag、Cd、Hf、Ta、W、Re、 Os、Ir、Pt、Au、Hg中的至少一种。

[0013]作为优选,所述含锂硫化物包括Li2S、Li2S2、Li2S4、Li2S6、Li2S8中的至少一种。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含锂硫化物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按照重量份数 (1

30):(1

30):(40

98)复合。

[0015]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一、将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过渡金属硫化物及含锂硫化物充分混合均匀;

[0017]步骤二、将混合后的粉体进行热处理,过渡金属硫化物与含锂硫化物反应得到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而得到一种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的热处理温度为160℃~680℃,升温速率为1~10℃/min,保温时间为1h~30h。

[00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研磨后的混合粉体经100目筛过筛处理。

[0020]一种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如上述的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电池的优点在于:

[0022](1)通过过渡金属硫化物、含锂硫化物以及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复合,经热处理后含锂硫化物与过渡金属硫化物反应生成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该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之间相互嵌合,形成一种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固体电解质,大大提高固体电解质的电子电导率,与氧化物正极混合后构建成具有离子

‑ꢀ

电子混合网络正极。当氧化物正极与本申请的固体电解质接触后,能够有效解决锂离子过多的向正极方向移动,避免空间电荷层继续生成,进而能够降低界面电阻,提升电池性能。

[0023](2)本技术制备得到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能够应用于全固态电池中并具备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一种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

[0026]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利用过渡金属硫化物、含锂硫化物以及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复合,经热处理后过渡金属硫化物与含锂硫化物反应生成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而构建一种相互嵌合的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过渡金属硫化物、含锂硫化物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按照重量份数(1

30):(1

30):(40

98) 复合。

[0027]具体地,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包括Li

x

M

y1

S

z1

,其中,1≤x≤10,1≤y1≤5,1≤z≤16, M包括S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利用过渡金属硫化物、含锂硫化物以及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复合,经热处理后过渡金属硫化物与含锂硫化物反应生成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而构建一种相互嵌合的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过渡金属硫化物包括Li

x

M

y1

S

z1

,其中,1≤x≤10,1≤y1≤5,1≤z≤16,M包括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Tc、Ru、Pd、Ag、Cd、Hf、Ta、W、Re、Os、Ir、Pt、Au、Hg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包括二元硫化物固体电解质、LGPS型晶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Thio

LiSICON系列、硫银锗矿型晶体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元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以Li2S

P2S5为主体硫化物,具体为(100

a)Li2S

·

a P2S5,a=20

40;b Li2S

·

a P2S5·

c LiBr

·

d LiI,b:a=3~4,(c+d)/(a+b+c+d)=5~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

离子混合导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包括M

y2

S

z2

【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林,许晓雄,林久,唐光盛,戈志敏,

申请(权)人: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我是这个的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