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6日 11:00:00 来源:武汉德试电气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7
序 号 | 项 目 | 周 期 | 要 求 | 说 明 | ||
1 | 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 1)小修时 2)大修时 | 1)绝缘电阻值: a)额定电压3000V以下者,室温下不应低于0.5MΩ b)额定电压3000V及以上者,交流耐压前,定子绕组在接近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UnMΩ(取Un的千伏数,下同);投运前室温下(包括电缆)不应低于UnMΩ c)转子绕组不应低于0.5MΩ 2)吸收比自行规定 | 1)5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参照表1序号1 2)3kV以下的电动机使用1000V兆欧表;3kV及以上者使用2500V兆欧表 3)小修时定子绕组可与其所连接的电缆一起测量,转子绕组可与起动设备一起测量 4)有条件时可分相测量 | ||
2 | 绕组的直流电阻 | 1)1年(3kV及以上或100kW及以上) 2)大修时 3)必要时 | 1) 3kV及以上或1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者,可测量线间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1% 2)其余电动机自行规定 3)应注意相互间差别的历年相对变化 | |||
3 |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 1)大修时 2)更换绕组后 | 1) 试验电压:全部更换绕组时为3Un;大修或局部更换绕组时为2.5Un 2)泄漏电流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99%,泄漏电流为20μA以下者不作规定 3)500kW以下的电动机自行规定 | 有条件时可分相进行 | ||
4 |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 1)大修时不更换或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后试验电压为1.5Un,但不低于1000V 2)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后试验电压为(2Un+1000)V,但不低于1500V | 1)低压和100kW以下不重要的电动机,交流耐压试验可用2500V兆欧表测量代替 2)更换定子绕组时工艺过程中的交流耐压试验按制造厂规定 | ||
5 |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 试验电压如下: | 1)绕线式电机已改为直接短路起动者,可不做交流耐压试验 2)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加额定电压于滑环上测得的电压 | ||
不可逆式 | 可逆式 | |||||
大修不更换转子绕组或局部更换转子绕组后 | 1.5Uk,但不小于1000V | 3.0Uk,但不小于2000V | ||||
全部更换转子绕组后 | 2Uk+1000V | 4Uk+1000V | ||||
6 |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 大修时 | 试验电压为1000V | 可用2500V兆欧表测量代替 | ||
7 | 可变电阻器或起动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 大修时 | 与制造厂数值或最初测得结果比较,相差不应超过10% | 3k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在所有分接头上测量 | ||
8 | 可变电阻器与同步电动机灭磁电阻器的交流耐压试验 | 大修时 | 试验电压为1000V | 可用2500V兆欧表测量代替 | ||
9 | 同步电动机及其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 大修时 | 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 在油管安装完毕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 | ||
10 | 转子金属绑线的交流耐压 | 大修时 | 试验电压为1000V | 可用2500V兆欧表测量代替 | ||
11 |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 | 接线变动时 | 定子绕组的极性与连接应正确 | 1)对双绕组的电动机,应检查两分支间连接的正确性 2)中性点无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 ||
12 | 定子铁芯试验 | 1)全部更换绕组时或修理铁芯后 2)必要时 | 磁密在1T下齿的温升不大于25K,齿的温差不大于15K,单位损耗不大于1.3倍参考值,在1.4T下自行规定 | 1)3kV或500kW及以上电动机应做此项试验 2)如果电动机定子铁芯没有局部缺陷,只为检查整体叠片状况,可仅测量空载损耗值 | ||
13 | 电动机空转并测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 必要时 | 1)转动正常,空载电流自行规定 2)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值不得超过原来值的50% | 1)空转检查的时间一般不小于1h 2)测定空载电流仅在对电动机有怀疑时进行 3)3kV以下电动机仅测空载电流不测空载损耗 | ||
14 | 双电动机拖动时测量转矩—转速特性 | 必要时 | 两台电动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上各点相差不得大于10% | 1)应使用同型号、同制造厂、同期出厂的电动机 2)更换时,应选择两台转矩转速特性相近似的电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