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交流杀虫灯在棉田蚜虫防治中的应用

2023年04月13日 12:33:15      来源:河南云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7

分享:

       世界各地种植棉花都会遇到相同的主要害虫,那就是棉田蚜虫。在棉田苗期以七星瓢虫为多见,仅见少量草蛉、食蚜蛛,但是到了7月上旬就会达到高峰,尤其是一些转基因抗虫棉品。也因为棉田蚜虫繁殖周期短、数量大,而棉田天敌繁殖周期长、数量少,在蚜虫"超前"危害后棉株现蕾、开花、结铃、成熟期滞后或棉株死亡,终导致棉花有效结铃及比例降低、晚熟而减产,有的年份危害重棉田甚至绝收。

  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依据蚜虫发生、蔓延规律,悬挂或在地头、田间插一些黄色粘虫板诱杀迁飞有翅成蚜;主要在“蚜源”园艺设施及有蚜棉田边麦田中插置,每公顷悬挂或插50cm×50cm或50cm×70cm的自制黄板300~375个,有效降低蚜虫的虫口密度.也可以在田间安装交流杀虫灯,这种杀虫灯的安全大的优势就是一次花费,长时间收益。

  蚜虫一般在5月中旬及麦收前后先从地头、埂子边2~4个膜向田间扩散,应喷杀伤天敌少的防蚜剂+专化性杀螨剂设置隔离带;对田间局部出现“个别中心蚜株”“、点片中心蚜株”,仔细地把天敌及卵分开后用手"掐死"蚜虫,检查后一个有蚜棉半径4m外棉株,隔日复掐然后辅以药剂涂茎防治效果可达99%。在此期间交流杀虫灯的开灯杀虫显得十分的重要,而且效果明显。

  对5月底、6月初棉田出现的“个别中心蚜株”、“点片中心蚜株”“、点片片块蚜株”,由于此期麦田蚜虫向棉田迁移等原因及棉花现蕾后果枝已展开,手掐蚜虫效果虽不能达99%,但用手“掐死”棉花嫩叶上大多数或能见到的全部蚜虫后就近取碱土或干土撒棉株上效果也较好,或用脚"踩死"有蚜棉株,大限度提高田间“益害比”,实现田间相对的生态平衡,延迟药防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工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