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用户登录

一键登录,掌握最新资讯

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全球工厂网 > 资讯首页 > 环保

2020年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06月01日 15:40:0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阅读量:19评论

分享:

导读: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77亿立方米/日,累计处理污水量532亿立方米。据前瞻估算,其产生的干污泥约1232万吨,干污泥处置量约为1182万吨。

  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含有毒有害物质,需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随着近年来对各地污泥环境风险和危害认识的不断清晰,和地方各类政策、法规、规划的陆续出台,“泥水并重”的态势正逐步形成,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的标准也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已成为污泥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77亿立方米/日,累计处理污水量532亿立方米。据前瞻估算,其产生的干污泥约1232万吨,干污泥处置量约为1182万吨。
 
  污泥处理技术以能源干化和机械脱水为主(包括已运营和在建项目),能源干化占比略高,达到31%。
 
  除却能源干化与机械脱水两种处理方式之外,由于减量化压力较大,采用干化焚烧这类迅速减量化方式项目的占比也有所增加。
 
  1、政策密集出台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快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污泥处理行业经历了萌芽、缓慢发展、快速发展三大阶段。1961-1992年,公众对污泥认知度较低,污泥成为环境污染隐患,污泥处理行业开始萌芽。
 
  1993-2010年,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提高,污泥产生量增加,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仍在探索中,污泥处理行业缓慢发展。
 
  2011年至今,相关政策频繁发布,指明污泥处理的目标,明确污泥处理的收费细则和补贴方向,倒闭企业重视污泥处理处置,促使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发,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快速发展。
中国污泥处理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情况
  从在政策层面来看,污泥处置始终是水污染防治行业的重点,政策支撑充分。2015年*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2017年*和*联合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转变;
 
  2020年*与*联合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
2015-2020年中国污泥处置行业主要政策汇总情况
2、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上升,污泥产生量随之增加
 
  由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中国城市近年来污水产生量和处理量呈上升趋势。从城市污水处理情况来看,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77亿立方米/日,累计处理污水量532亿立方米。
2009-2019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污水量及处理能力统计情况
注:2018、2019年处理能力为1.69、1.77亿立方米/日
 
  由于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率提高,污泥产生量随之增加。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干污泥产生量1176万吨,干污泥处置量为1129万吨,近年来城市干污泥处置率均在90%以上。前瞻据2019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增长率估算,2019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干污泥产生量约为1232万吨,干污泥处置量约为1182万吨。
2015-2019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干污泥产生量及处置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3、能源干化为主流的技术路线,占比超30%
 
  根据E20统计数据,国内污泥处理领域各技术路线中,能源干化、机械脱水、好氧发酵、厌氧消化技术分别占比31%、27%、18%、20%,其中能源干化是主流的技术路线。
 
  污泥能源干化即污泥热干化,是指向污泥中输入能量,使脱水污泥进一步去除水分,实现含水率降低的过程,干化后的含水率一般在15%-60%之间。
 
  复洁环保的技术路线是横跨了污泥脱水和污泥处理两个环节,板框压滤+低温真空干化一体化设备,将污泥从源头一次性降至40%以下。
中国污泥处理行业技术路线分布情况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原标题:2020年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能源干化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