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的材料要求轻质、坚牢、无毒、价廉。目前使用较多的有聚丙烯斜管、玻璃钢斜管等。蜂窝斜管可以用浸渍纸制成,并用酚醛树脂固化定形,一般做成正六边形,内切圆直径为25mm。塑料板一般用厚的硬聚丙烯热压成形。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1、清水区面积 A Q11000? q8?24
式中:
A——清水区面积,m2;
Q——单组斜管沉淀池的设计流量,m3;
q——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5~9m3/m2?h,北方寒冷地区宜取低值。
2、清水区实际面积 A?
?
式中:
A?——清水区的实际面积,m2;
?——有效系数(或利用系数),指斜管区中有效过水面积(总面积扣除斜管的结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由于材料厚度和性状的不同的而已,塑料与纸质六边形蜂窝斜管的有系数为~,石棉水泥板的有效系数为 ~。
3、清水区宽 B
同絮凝池。通常,为保证排水均匀,清水区宽 B 沿絮凝池的长边布置。 即是清水区宽为:B?
4、清水区长L
L=A/ B=
5、斜管长
取斜管长为l=1m
斜管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角钢——扁钢的方式制作。等边角钢对中置于钢筋混凝土上,两侧电焊连接,角钢与扁钢垂直搁置并在接头处的扁钢两侧焊牢固,钢筋混凝土两端与池壁现浇。
6、沉淀池水力校核
斜管内流速取为 /s(一般为3-10mm/s)
Re=管内流速?水力半径/运动粘度=56,要求<500,满足。
Fr=管内流速2/水力半径×运动粘度 ,要求>10-5,满足。
7、沉淀池池高 H
H=h1+h2+h3+h4+h5
=++++
=
式中:
h1——超高,取为 m;
h2——清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 h2≥;
h3——斜管区高度,h3=l*sin?1,l为斜管长(m) 1 为斜管放置倾角,通常为 60
h4——配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 h4≥
h5——泥斗高,m。
8、沉淀池出口设计—集水系统
目前采用的办法多为集水槽出水。断面为矩形的集水槽,采用淹没式孔口集水方式。
①集水槽长度 Ljsc
Ljsc?沉淀池长度=
②每座沉淀池中集水槽的个数 N
N=B/a=/=9
式中:
B——清水区宽,m;
a——集水槽中心距,一般<。
③单根集水槽槽宽b
b= b?(q0
式中:
q0’——考虑了沉淀池超载系数的单根集水槽的流量(一般为设计流量的-1.5 倍),
q0’==/h;q0——单根集水槽中的流量,q0=Q/N?/h。q0
校核:集水槽总面积/沉淀池表面积<。
④单根集水槽的高度
hjsc=hjsc?hjsc1?hjsc2?hjsc3?hjsc4
=+++
=
式中:
起点槽中水深+中点槽中水深 ?5b 22 为了便于施工,统一按照 5b 计;
hjsc2——集水槽中水的跌落高度,一般取 50mm;
hjsc3——孔口的淹没深度,可取为 50mm
;hjsc4——槽的超高,可取为 100mm。hjsc1——集水槽中水深,m,hjsc1=
⑤集水槽上孔眼的计算
集水槽所需孔眼的总面积
式中:q0’——集水槽流量,m3/s;q0 ?——流量系数,对于薄壁孔口,取为; hjsc3——孔口淹没水深,m。 单孔面积?0 4 孔眼个数 n: n /?0?66 个 ?0 d2? 集水槽每边孔眼的个数 n? n 33 个 孔眼中心距为 s0 ? n' 通常,孔眼在槽两侧交错排列。集水槽上每隔 800mm 设置一根 DN20内套丝口不锈钢横撑。
⑥集水总槽(出水渠)
采用薄壁堰出水,堰口应保持水平。
渠内水深 h:
s0?Ljsc h?
式中:
? B——为出水渠宽度,可取为 。
为保证自由溢水,出水渠的超高定为 m,渠道深度为 。
9、沉淀池进水系统
采用穿孔墙整流时:
孔眼面积?0?Q/v 孔=
10、排泥方式及计算
排泥管管径为 d:d ?966mm,取为1000mm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有“沣水东注,维禹之绩"。东汉经学家郑玄对这句笺云:“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洞,东注于河,禹之功也。河南禹水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禹水沣"三字正是取之于此,斯人已逝,风骨犹存。作为一家以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活性炭系列为核心业务的创新型环保科技企业,我们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自来水、高纯水、洗煤水、印染水、城市污水、选矿废水、制革废水、钢厂污水、电镀废水等各领域水处理行业,是广大企业的理想合作伙伴,下属企业:巩义市夹津口多来净水材料厂!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